第三十一期毓苑讲堂于2022年11月25日晚19:30在线上举行。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僧海霞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《黑戈壁上的“黑喇嘛”——去“无人区”发现历史》的讲座,凯发k8官方网站登录青年文史学社社长姜昊华同学担任主持人,我社社员以及对此题感兴趣的校内外同学聆听了此次讲座。
讲座伊始,僧老师提纲挈领地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几大要点,即黑戈壁的地形、黑喇嘛的故事、各探险家对“黑喇嘛”的追踪、黑戈壁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首先,僧老师围绕黑戈壁的地理背景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。黑戈壁地处亚洲大陆腹地,远离海洋,本身就属于温带干旱气候,再加上它东有贺兰山、阴山、南有祁连山、西有天山、北有阿尔泰山,一座座巨大的山脉完全封闭了水汽进入的通道,更加剧了这寒气。黑戈壁多数地区的年降水量低于50mm,但蒸发量却高达3000mm以上,其地域比江苏等省份都大,历史上长期无人定居,它正好位于草原丝绸之路进出新疆的咽喉部位。大约一个世纪前,一些商旅为躲避官府,往往会铤而走险,穿越黑戈壁,尽管它荒凉无人,但却是几千年来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,只是随中国西部公路,铁路的发展,骆驼和马匹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普及,才逐渐被人类遗忘。
紧接着,僧老师着重讲述了曾经叱咤大西北黑戈壁的“黑喇嘛”:丹毕坚赞,一度让新疆、甘肃、内蒙古的老百姓视为“洪水猛兽”。在20世纪初叶,他的一举一动甚至牵动着整个亚洲的神经,他的传奇经历引起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,曾让中、俄、蒙三方如坐针毡的黑喇嘛,却被神秘特工割了头颅挖了心。僧老师根据探险家所写的书以及一些相关材料,对他的身世经历之谜进行探讨。通过老师的讲解,同学们了解了黑喇嘛的身世背景、建堡原因以及活动路径,让同学们对这位充满迷雾的黑喇嘛有了更深的认识。与此同时,僧老师介绍了奥勃鲁切夫、斯文·赫定、拉铁摩尔等考古学家,也为同学们扩充了很多知识。
在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,僧老师介绍了黑戈壁的前世今生,论述了空间的地方意义,提出:“在世上没有绝对不能通行的禁区,更没有亘古不变的道路,昔日天堑也可以变成通途。”除此之外,僧老师结合个人经历,向同学们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认识与情怀,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反思与共鸣。
在提问与答疑互动的环节,僧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“探险家是否可以看到明水要塞?”“可不可以把这个地区像《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》一样思考?”“黑戈壁是否可以进行景观史方向研究”等问题一一做出解答,同学们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本次讲座的要点。
讲座在同学们的致谢中结束,同学们纷纷表示经过此次讲座,大家受益匪浅。本次线上讲座是进入新学期以来的第二次毓苑讲堂,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。后面青史人将邀请更多的老师参与其中,为社团活动带来不断前进的动力。